北航新闻网4月2日电(通讯员 刘岩)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社共同指导,人民网、《大学生》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本届年度人物评选组委会共收到覆盖全国31个省市、414个院校推荐的626名优秀大学生事迹材料。经过评委们的严格把关与层层筛选,最终产生200名入围候选人。我校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月宫一号”团队博士生董琛作为北航推荐的参选人,成功入围200强,进入全国票选阶段。
据悉,本次活动投票时间为4月1日至4月11日,为期11天。200位入围候选人名单和事迹已在人民网和中国大学生网上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并进行网上投票。广大师生可在人民网和中国大学生网投票页面进行投票。
网络投票链接:
中国大学生网:http://tp.chinacampus.org/stu/2015/(董琛:从下数第3行第2位)
人民网:http://stu.people.com.cn/GB/392389/394843/index.html(董琛:从下数第3行第3位)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董琛事迹
董琛,男,中共党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
2014年5月20日上午10点18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内,伴随着众人的掌声,“月宫一号”的舱门缓缓开启,董琛与其他两位志愿者微笑着从密闭舱中走出,标志着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脚踏实地,勇敢追梦
如今的董琛,是全国重点大学博士生中的佼佼者。很难想象,最初踏上求学之路的他,只是一名普通院校的专科生,成才之路充满艰辛坎坷。有人问他,“是什么支撑着你一步步走到今天?”董琛常说:“梦想和勇气!当科学家的梦想和随之衍生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
高考失利,董琛进入山东农业大学专科学习。进入大学后,他刻苦钻研,专升本,考取硕士研究生。并获取2012届全国林科十佳毕业生,从南京林业大学硕士毕业。为了一圆科学梦,报考了北航这所老牌“985”重点大学的博士生,最后在激烈竞争中胜出,如愿迈进了北航校门。
“月宫一号”是由董琛所在的刘红教授团队经过十年执着奋斗构建的我国第一个世界第三个空间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综合实验装置。董琛在进校之初就被刘教授选进了该项目组,担任主要工作。董琛深知该项目位居前沿,科研难度大。他利用自己的已有基础,着眼于航天生命保障的核心关键问题开展研究,突破国内空白。在博士的两年半里,董琛已经发表了4篇论文被国际顶级SCI检索收录,其中的2篇论文还是在“月宫一号”密闭舱内撰写或发表的,获得了北航博士生创新基金,北航校长奖学金之“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排名第一)。
有了梦想与勇气,即使曾经起点低、基础弱,通过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梦想一定会实现!
一马当先,党员本分
怀揣着中国梦、航天梦、月球梦,2013年初,当“月宫一号”招募密闭试验志愿者时,作为党员,董琛一马当先,第一个报名。长期多人密闭试验要求乘员掌握某方面核心技术,有崇高的献身精神,有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应付各种意外情况。董琛经过技术、身体、心理等层面,包括人体工效学、呼吸参数、动手能力各方面严格筛选,并通过7天预实验的检验,最终成为“月宫一号”舱内唯一男性志愿者。
即将迈入舱门瞬间,董琛郑重的对大家说:“我立下军令状,一定安全健康的坚持到顺利出舱!除非我横着出来”。这句朴实无华的语言感动了在场每个人,也为这位山东大汉的勇敢精神暗暗点赞。
“月宫一号”是类似地球生物圈的小型生态系统,总面积100平方米,董琛他们就是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自给自足地生活了105天。实现了系统内循环再生100%的氧气和水,循环再生55%的食物,总闭合度达到了97%。董琛在实验期间,记录了上百种数据,在植物光合作用光谱组成、光强调节、光环境与营养液协同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原创观点,对未来航天事业和地面设施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表彰董琛在“月宫一号”中的突出成绩,北航特授予董琛“科学探索特别奉献奖”。
而董琛也为自己能够尽到并尽到了一个党员博士生在科学研究上身先士卒的模范带头作用而欣喜。
乐于奉献,多彩生活
校园外,董琛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2013、2014年分赴德国和俄罗斯参加第19届“人在太空”国际会议和第40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并进行学术报告,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不仅品学兼优,董琛更是一直投身社会志愿服务:在2014年中国科协夏季科学展中担任志愿者;从2005年起的十年间,董琛从未间断社会义务献血活动,奉献爱心,义务献血总量已接近4000mL。
“月宫一号”团队以高尚赤诚的爱国情怀、创新开拓的科研精神和热心公益的奉献胸襟、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荣膺“2014北京榜样”特别奖。作为“月宫一号”团队一员,董琛也正在尽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青年追寻青春梦想,倾情献身人类航天事业!
编辑:贾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