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党建引领 守正创新 加快推动一流学科与一流学院高质量建设

点击数:    |    加入时间:2024-06-16

编者按: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召开第十七次党代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擘画事业发展新蓝图。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这些年·我们的学院】系列工作巡礼,以焦点图片的形式生动展现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各教学科研机构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激励全校党员和广大干部师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传承以“空天报国”为内核的北航精神,以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党建质量与组织力,团结带领全院师生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学院内涵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成效显著

学院党委以政治建设为根本,全面落实新时代党建“双创”总要求,将党建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坚决做到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政治把关作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推动改革发展到位等“五个到位”。学院党委2018年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并于2021年通过验收,2020年获评“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2023年获评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团委2022年获评建团100周年“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仿生微纳智造师生联合党支部2018年获批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机器人所教工党支部2017年获评“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机电工程及自动化系研究生第二党支部2019年获批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院学生会2022年获选首都“先锋杯”优秀基层学生会组织。

学院党委2018年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并于2021年通过验收

2020年获评“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

学院团委2022年获评建团100周年“北京市五四红旗团委”

学科建设不断实现新跃升

学院坚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优化布局、精准聚焦,立足空间机构学与仿生机械、智能加工与数控系统、微纳仿生制造与微机电系统、先进制造工业软件与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系统与人机交互、航空宇航高性能制造、机电产品新概念创新设计与人机交互等七个优势特色学科方向,集聚优质资源,合力打造高峰高原学科,全面提升学科声誉与学科竞争力。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晋位升级,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学院新获批智能制造、机器人工程2个新工科专业,其中机器人工程专业在2023和2024年软科排名第一。2023年新获批建设设计学交叉学科博士点。

机器人工程专业在2024年软科排名第一

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学院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基本标准。扎实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大力推进“三名一重”建设,构建“大思政”格局,打造“强情怀、强基础、强实践、强融通”的北航人才培养“四强”模式,超50%毕业生进入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行业建功立业。专业布局不断优化,2022年,机器人工程、工业设计新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继机械工程之后),组成以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个新工科专业和1个国防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特设专业协同发力、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名师与高水平育人团队不断涌现。郭卫东教授2023年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3位教师入选学校名师培育计划。机械原理教学团队2020年获评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022年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张德远教授、郭卫东教授获北京市师德先锋、从保强教授获2023年北京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锋”、杨明轩副教授获2021年北京市青教赛一等奖。课程建设成效显著,7门次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课程入选研究生优质课程、19门课程入选校级一流课程、3门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实现核心专业和基础课全覆盖。教材建设硕果累累,张彦华教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学院入围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5项,2023年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1项,入选学校“十四五”规划3项。

郭卫东教授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

机械原理教学团队2020年获评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张彦华教授获评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

学院加强双创人才培养过程的全方位规划,打造以“科教融通育创新、级链竞赛蓄动力,校企耦合赋能力”为特色的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规划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历时8年在机械工程及相关专业进行实践检验,分四阶段实现双创人才的进阶成长:铸“魂”,塑造正确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砌“骨”,构筑强实践的通专并重知识体系;强“肌”,激发探索意识和创新内驱力;聚“气”,练就拼搏意志与创业能力。打造出以专业教学、科研实践、产业协同为支撑,“空天报国”情怀为底色的双创育人生态,激发了本科生创新创业内生动力,有关成果获得2022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24年学院获评北航首批高水平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北航机器人队),近年来,在“挑战杯”“互联网+”等系列大赛中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50余项。科创成果成为了学生的创业之本,孵化出的“九号公司”成为智能短交通领域独角兽企业,并于2020年成功上市。

学院双创人才进阶成长模式示意图

学院获得2022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情况

有组织的科研成绩斐然

学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生命健康发展需求,以新一代战机和大型飞机、先进航空发动机、载人登月、水下无人、工业母机、机器人等重大工程为牵引,围绕七个重点学科方向,夯实科研团队,建强科研平台,突出协同创新和共享,取得一系列大成果,并不断推动研究成果向重大型号和重点工程以及制造产业转化。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及省部级/行业学会(协会)特等奖和一等奖20余项。

丁希仑教授团队攻克了真空热等空间极端工况模拟和舱门锁/舱门开闭机构复杂序列运动动态性能综合测试等关键技术难题,发明了模拟在轨极端工况下太空舱门序列运动/密封性能与可靠性考核装备,完成“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舱门上千次运动性能测试,保障了载人航天型号任务顺利完成和航天员生命安全。2018年获国家科技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8年获国家科技技术发明二等奖

学院魏洪兴教授团队研发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协作机器人系列产品,突破了机器人操作系统和核心算法库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全部核心部件的国产化。2015年,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团队在协作机器人的硬件基础上,积极探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助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

遨博(北京)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础研究工作成效显著,学院近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量多次排名全校第一。学院在仿生微纳、软体机器人等基础前沿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创新突破,其中发表了我国第一篇Science Robotics文章,发表了我国星球探测机器人方面的第一篇Nature Astronomy文章,以及其它NS子刊10篇。

发表我国第一篇Science Robotics文章

师资队伍结构持续改善

学院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5位教师获立德树人奖。学院立足优势学科和特色方向,打造核心团队,加大高端人才引育力度,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2人。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

五位立德树人奖教师(从左至右、从上到下依此为刘静华、乔立红、王玉慧、郭卫东、王田苗)

学院文化氛围新提升

学院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制造强国战略需求,深刻阐释和传承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立党为公、甘于奉献、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的“启先”精神,构建学院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坚持开展“启先大讲堂”“红色梦拓”等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做好新老传帮带工作。实施青年教师“五个一”工程,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打造网络宣传矩阵,建设学院发展历程展室、开展院史专业史宣讲活动,营造浓郁的学院特色文化氛围。连续七届承办北航文化育人品牌项目“‘感动北航’榜样人物和群体评选”,学院多名师生和校友入选。

“红色梦拓”系列文化品牌活动

学院举行红色梦拓导师聘任仪式

“启先大讲堂”系列讲座

学院研究生刘鑫获得第七届“感动北航”榜样人物

2024年,是学院沙河校区办学的元年。学院把办学平台集约优化做为学科深化发展的难得机遇,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新建了学科共享交叉创新平台、新工科专业教学实践平台、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优化了7个学科方向协同创新平台、机械工程基础教学实践平台。在新的平台上,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校第十七届党代会精神,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系统开展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学院入驻沙河三号楼

(供稿: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审核:张志刚)

编辑:马文婷


打印
分享
更多新闻
09 月
06
09 月
06
09 月
05
09 月
05
09 月
05
09 月
05
09 月
04
09 月
0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