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航计划”学子心语】梦回斯堪的纳维亚

发布时间: 2016-03-10 / 点击数:

时光飞逝,随着冬日里静谧的隆德小镇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为期144天的交换生活也即将告一段落。新年伊始,整理一下一学期的心情,感谢瑞典给我带来的改变。

一、学霸篇  

交换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在学习上,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隆德大学从老师到同学,对待学习这件事情严谨的态度。与国内大学一学年分成两学期的安排不同,隆德大学会在半年的时间里安排两个为期6周的小学期。瑞典的“宜家”和“H&M”等设计公司世界闻名,慕名而来的我也在前半学期选修了一门“创新设计工程”的设计类实践课程。来自公司的特聘教师在讲授理论之余,还为我们邀请到了工程设计业内的工作在一线公司的专业人员,讲了一些在真实的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程没有作业,但会留下一大堆精心挑选的阅读材料,内容从设计理论、实例到用户心理,涉猎广泛。虽然并没有人检验阅读的成效,实际上也并不是所有同学都完成了所有材料,但大家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自由阅读,多少都有自己的收获。期末考试的任务是从学期开始就布置下来的,同学们每周开一次组会,按照课程的进程,从阅读材料中读到的知识完成创新设计的每一步流程,而最后阅读和听课的成效,也会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一篇两万字的设计报告当中。虽然作为瑞典某些专业研究生同学的必修课,但这门课只有英语课堂这一个版本,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同学们都在讨论中贡献着自己的智慧。我深深感受到,这种开放包容的课堂,宽松的学习氛围和不同思想的碰撞,正是北欧作为世界设计中心的灵感源泉。

后一学期的时间里,由于小专业的特殊性,我并没有在隆德大学找到能与本专业兑换的课程。但出于兴趣,我选择去旁听了一门经管学院的研究生课“Economics and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起初,专业背景知识的缺乏和来自意大利的女老师诡异的英语口音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在一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如她自己所说,我“对意大利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不论从对每一堂课充实内容的精心安排,时间节奏的把握,还是晚上9点以后还能几分钟内邮件为我答疑,给因为专业不符没有注册上这门课的我邮件发送上课的ppt。这位老师让我产生了很大敬意,充实有趣的内容使我作为一名旁听生都不忍心错失任何一节lecture。我想,只有当每一个环节都被严格按照规章设计认真对待的时候,上课对于我们的成长才会有真正的意义。

二、文化交流篇  

在高鼻梁大眼睛身材魁梧的欧洲人中,能看到“亚洲脸”还是很亲切的。初到隆德的一段时间里,我结识了很多来自台湾、日本、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上海的交换生。邀请别人到自己家里吃饭这种很“亚洲”的交流方式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我们周末闲暇时光里很流行的活动。在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我们亚洲国家之间藕断丝连的联系,甚至是同文同种的血脉亲情。

起初的生活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公寓楼里12名同学中唯一的国际生,无法加入同学间瑞典语聊天儿和对秋天迅速缩短的白昼的不适应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烦恼,一天早于一天的日落时间会让人很容易感到没有精力。然而,瑞典人有自己应对长夜的智慧和好客的传统。之后的一段时间,同宿舍的同学举办了各种各样的party和聚餐,我逐渐融入了同学们的生活,与同学们交谈的内容也从起初的学习生活逐步扩大到了文化、社交、美食、恋爱、历史等各个方面,逐渐体会到了瑞典同学生活的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校园内,社会生活中瑞典人包容的态度也令人印象深刻。虽然有着超过70%的英语普及率,但在大街上的瑞典人见到不同长相肤色的人还是会先用瑞典语交流,发现是外国人后才会切换到英语。这种不被当作外国人的感觉让我在求学期间,对我生活的小镇产生了深深的认同和归属感。

三、吃货旅行篇  

利用假期的闲暇时间,我还游历了许多地方。不同于以往在国内确定行程,预订宾馆的旅游,我选择了通过网络软件在当地寻找当地民宿,在本地居民家小住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各个年龄热情的房东,和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了当地人的生活和当地的文化。在半年中学习之余零碎的时间里,有过和新结识的新疆同学彻夜长谈后品尝大盘鸡、手抓饭的幸福,有过对阿尔卑斯山的美的惊叹,有过新年狂欢节的疯狂,也有过在火车站险些被骗的心悸……

最后,感谢北航国际交流合作处、学院教务老师和国家留学基金委所有老师们的帮助,感谢这次机会!

(王子路)


编辑:贾爱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