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逸无惑,执笔有声

发布时间: 2016-03-11 / 点击数:

2016年伊始,由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心逸无惑——李家骝艺术作品展”在北航艺术馆开展。

步入北航艺术馆,映入眼帘的是“心逸无惑”四个大字,先不忙着去欣赏画作,我将李家骝先生的自序细细看了一遍。先生近60年的人生历程大多是与辛劳和对绘画的热爱相伴的,虽然在描写年轻时的经历时淡淡带过了一段辛酸,但是其中的苦楚想来也是不少,支撑他、激励他、成就他的是他磨练出的朴实坚毅和对艺术炽热的渴求。在求学和艺术生涯中,踏实、谦逊、专研、创新、感恩成为了他前进的好伴侣。读罢这样的人生经历,我仿佛稍稍明白了“心逸无惑”,为何无惑?想来该是,心对身,心灵和身体;逸对劳,安逸和劳苦;无惑对有疑;心逸则无惑,身劳则有疑。早年的身体劳累与痛苦,让先生对人生提问和思考;现在的心灵安逸与平和,则是先生用画笔找到的人生答案。

看先生的画,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着实让我赞叹,作品涵盖了水墨写生、彩墨花卉、素描线描、陶瓷绘画、壁画浮雕几大领域,可见先生求学之刻苦,不仅精益求精,更要博学多思。先生的画是有声音的。人生忙碌,大家都习惯了身体疾行的快节奏现代生活,来不及停下享受慢下来的美好,太多的声音灌入耳中,嘈杂、毫无美感。先生就将他安逸心灵所聆听到的美丽声音,执笔谱写在一张张画布上,让我们听到那些错过的,仲夏花开的声音,古镇浣纱的声音,少女春心初动的声音,渺远山寺炊烟的声音,石榴成熟迸裂的声音,老人皱纹叹息的声音,骏马目光澄澈的声音,神圣老树守护的声音… …

要说最喜欢的,还是先生在江西写生的那组水墨古镇,重心而不重身,重意而不重型。艺术家们一直说,艺术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写生,不是简单的复制景色,而是让艺术家通过“身临其境”拥有最真实的情感去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画中,挥洒自如的大笔墨是一条条浣净的轻纱,浓淡不一的小线条是不远处炊烟的人家,一只鸡、一个盆,全让人听到了小镇里细细的微风和安逸的生活。取景布局的取舍之间,墨色浓淡变幻,像有古琴声声,古朴厚重,先生既是画家,也是琴师,心逸无惑,执笔有声。

先生的画无一不显现着“以逸待劳”的生活态度,想来也是羡煞了不少人。原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张仃先生形容李家骝先生的画“家骝的画更加与生活接近,更加提醒人们,如何细致而深入地观察生活、拥抱生活,从绿色世界中发现美。”先生用他的画笔和人生告诉世人,身劳有疑,生活总是免不了肉体上的劳顿,免不了一次次的疑惑和失望,但心灵不可被其束缚,心静,让我们有机会开始观察生活之细微;心安,让我们学会思考人生的答案,感受生命的韵律和美好;心逸,无惑,则执笔有声。(程喆 法学院2013级本科生)

编辑:孙也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