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乐天下

发布时间: 2017-05-18 / 点击数:

忧乐天下

侯捷/文

三千年悠悠华夏,大宋王朝无疑是其中最为壮美的画卷之一。在这峥嵘岁月的三百年里,神州大地之上干戈和玉帛相互交织,民族之间博弈与融合从未停歇。波澜壮阔的历史,孕育出无数光彩熠熠的时代人物。“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诗者苏轼的写照;“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是武将岳飞的豪情;人们犹记那铁面无私、公正廉洁的包青天,温文儒雅、勤勉睿智的司马光;亦难忘那慷慨从容、舍生取义的文天祥,笔耕不辍、忧国忧民的陆放翁。

在北宋时期,有这样一位政治家,从执教兴学到戍边御敌,一生恪尽职守、政绩斐然。论后世知名度,虽不及熙宁变法的王安石那么众人皆知,但在他的著作《岳阳楼记》中,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出的高尚志士节操,却为广大后人争相学习与敬仰。他,就是北宋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童年时期可谓是命途多舛。父亲在他年仅一岁时便因病去世,贫困无依的母亲带着他改嫁。为了改变悲苦的家境,长大后的范仲淹毅然辞别母亲,异地求学。寒窗岁月,他博览儒家经典,培养起兼济天下的胸怀。

唐朝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只有处过艰辛岁月,体验世态冷暖的人,才最能了解天下苍生百姓的苦衷。范仲淹出生贫苦,颠沛的少年时光,使他理解苦难中人们的不幸;为了摆脱困苦的生活,他更是早早扛起振兴家业的重担,孤身远赴他乡,求学应试,现实的行动,使他成长为一个勇于担当、富有责任感的人。正是在这样的成长背景下,求学儒家经典的范仲淹,培养起了兼济天下的治世情操。他一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所造就的斐然业绩,与他早年形成的这种对穷苦人民的同理心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苦读及第后,范仲淹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在之后的官场生涯中,他先后前往泰州重修捍海堰、应邀南京应天府执教兴学、戍边西北防御西夏。为官时期,他多次陈言上书,请求精简行政、减免赋税;他为人刚正廉洁、体恤百姓;戍边西北时期,他加固边防、改进军制,多次遏止西夏的进攻。在西北战事安宁后,范仲淹就任朝廷参知政事,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开始了他筹划已久的新政改革,史称“庆历新政”。范仲淹奏请宋仁宗严明官制、均衡田地、整顿军备、减免徭役。新政的举措对于疗治北宋王朝的沉珂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政策的渗透性不足,加上改革触犯了政治钻营投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诽谤与抵制,最终实施一年新政以失败告终。离京后的范仲淹,先后调往邓州、杭州、青州。公元1052年,范仲淹在调任颍州的途中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在范仲淹的著作《岳阳楼记》中,他慷慨而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用他一生的官场生涯诠释了这种境界。不论是就任边远小镇的陈州通判,亦或是京城之所的参知政事,范仲淹都不忘为国家的发展锐意进取、谏言献策。为官一方的他,不论是兴修水利、执教兴学,还是戍守边疆、安定国土,范仲淹始终兢兢业业、恪守职责,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拥戴。庆历新政时期,他对北宋王朝已久的陈弊进行了细致诊断,耿耿衷心进言仁宗革故鼎新锐意改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把对天下的责任担在肩上,用卓越的政绩造福一方百姓。这种崇高的政治抱负与宽广的胸襟,不论时代如何演变推移,都永远值得人们去学习、敬仰与歌颂。在新政失败后,他调任邓州,面对着仕途的挫折,除了心中难免的一丝无奈,他更是在长久的岁月里,领悟到古人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贬谪的日子里,他没有因为之前的挫折而自暴自弃,他依旧践行着忧乐天下的政治信念,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继续为国家与当地百姓贡献福祉。

从历史的角度反看当今的社会,人们或多或少在利益交错之中弥漫着一种浮躁,对于个人得失大喜大悲,对于眼前的利益过于注重。身居高堂,以权谋私、徇私舞弊之人时有出现;地处偏远,偏安一隅、苟且生活风气并不罕见。“忧乐天下”这种思想,从不过时,更从不浮夸。“忧乐天下”既不是坐在原地夸夸其谈,更不是对于天下大事杞人忧天。恪尽职守、敬业奉献,便是范仲淹对这种思想最好的诠释。身居高位,能向当权者谏言献策,不畏艰难一心为着国家谋划蓝图,这便是“庙堂”之人应有的风范;地处江湖,不妄自菲薄、更不心存芥蒂,造福一方百姓,这便是“江湖”之人应有的气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到这种豁达,难道不正有苏轼那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气魄吗?倘使今日的众人能领悟这种气概,或许“大道之行”的世界就不远了。

(作者系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学生)



编辑:贾爱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