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秘境中的女侦探——访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苏东林

发布时间: 2019-01-09 / 点击数:

电磁秘境中的女侦探

——访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苏东林

记者 王晴

你是否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一些重大活动中,历经数次有效检测并已确认万无一失的电梯却突然“掉链子”,不是关不上门,就是打不开门;同学们带着在学校调试成功的遥控系统,到参赛现场准备一展身手时,系统却完全不听调遣。是它们一到正式场合就太紧张?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看不见的电磁干扰——重大活动中安保佩戴的无线电设备、参赛现场众多的无线系统,导致电磁信号相互干扰从而出现问题。

苏东林,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研究电磁干扰、电磁兼容性方面的专家。

苏东林及其团队主要成员

2019年1月8日上午,人民大会堂,苏东林从国家领导人的手中接过了红彤彤的证书——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接过证书,苏东林脸上露出了欣慰而灿烂的笑容,那笑容想告诉大家:北航人,正努力为电磁兼容事业的发展做出中国贡献。

“找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

来到苏东林的办公室,不大的一间屋子里,书柜里、办公桌上、甚至墙边,都摆满了一摞摞的书籍。采访伊始,苏东林微笑着说:“由于电源、晶振、开关、天线等都可能产生电磁发射,所以大系统内外干扰源数量成千上万,且电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干扰及电磁兼容问题非常复杂,为了方便理解,我举个形象的例子吧”。

“就像一条河流,上游有好多工厂在生产,在下游我们发现河水里有污染物,但是并不能确定是上游具体哪家工厂排放的污染物。传统方法是不断地把污染物捞走,但其实河水并没有变清澈,问题没有实质性解决。而我们的方法是,分析河水中污染源的成分,同时对这些工厂所使用的原材料的特征进行备案,建立特征信息库,这样我们就能够精准地找到污染的源头在哪里。”苏东林耐心地向记者解释着。

“揭示电磁环境与物理激励源之间的内在规律并量化表征”,是苏东林及其研究团队近些年来致力研究的方向。20余年来,他们长期致力于电磁兼容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装备研制工作。面向国家重大急需,她带领团队建立了有关装备电磁兼容性定量化设计和精准检测技术体系,在陆海空天电领域规模化应用。多项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故障精准定位”是对苏东林团队的研究内容的另一种通俗解释,“我们就像是侦探,不断地去寻找问题的源头到底出在哪,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艰难的,但一旦找到了源头,就为解决问题找到了方向”。

说到怎么进入这个研究领域的,苏东林回忆说:“北航是研究航空航天领域的,当年,飞机对电磁兼容的需求最急迫,因为它影响着飞机的整体安全,正好我是学电磁的,有着天然的优势,这就注定了我是要走入这个领域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不断强大,装备越来越复杂,对电磁兼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急需突破既满足需求、又不产生电磁干扰的核心技术,这也是北航人的使命吧。”

这些核心技术国外始终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苏东林带领团队历经近30年潜心探索、刻苦钻研,走出了一条“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装备研制——典型型号应用”,再不断迭代的自主创新之路。

志之所趋,穷山距海,不可阻挡。目前,北航是可以直接授予“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博士学位的高校;北航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是专业从事电磁兼容教学科研的研究所,所里共有150余名研究人员,其中每年有近100名硕士和博士在所里从事着电磁兼容方面的研究……

苏东林及其团队成员

“未来,我希望我们团队与国内同行一起继续努力,让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实力真正得到提升,不再受制于人,同时把‘电磁兼容’这个学科继续做强做大。”

在科研的道路上,苏东林走得踏实且坚定。

“好教师就是用心教学生”

“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北航‘我爱我师’获得者”……数不清的教学方面的荣誉,向我们诉说着苏东林不止潜心从事科学研究,也在教学方面不断创新。

对于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似乎是每一位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苏东林认为,一定不能因为科研而轻了教学,教师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

从1987年任教开始,直到现在,近30年来苏东林始终肩负着本科生的教学,《电磁场理论》是电子学院本科生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难度也很大,所以必须扎扎实实地学好理论基础,才能为以后开展科研做好准备。

“不管我科研再忙,也要坚持给本科生上课”,苏东林认为,“教学一定是和科研并重的,甚至我认为,我给学生讲好基础理论课,是对我的科研有很大帮助的”,苏东林解释说,“我每给学生讲一次电磁场基础理论,都会让我加深对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然后将它运用于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暴露问题、总结经验,再反馈到我的讲课中,这是非常好的一个过程。”

“我认为讲课不是负担,我很享受讲课的感觉,能够将自己的感悟传递给学生,把自己所知道的尽全力都传授给学生,用心教好学生,这就是一名好老师了。”这是苏东林给出的对于“好教师”的理解。

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 苏东林

“一名好老师,我觉得有几点很重要”,苏东林说道,“第一是要能够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这一点,苏东林和她的教学团队利用签名条的方式,一方面了解了学生对这门课的感想和意见,一方面保证了出勤率,“我们这门课出勤率一直是最高的,上学期又一次保证了100%的出勤率。”

“第二是要做好充分准备讲好你这门课”,每次上课前苏东林都会重新修改准备ppt,“前一天我肯定会备课备到很晚,第二天如果上午10点的课,9点之前我还会一直在准备ppt。”

“第三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个创新做法”苏东林骄傲地说,“为了让本科的孩子们将这些理论知识更加固化、深入理解,我们实施了兴趣小组这一做法,1名研究生带3-4名本科生,结成兴趣小组,让他们能够有机会提前进入到实验室,感受电磁实验的氛围,对于他们知识点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

一名学生说起苏老师,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我之前没太学好《电磁场理论》这门课,需要大三下重修,但是平时还需要上其他课程,无法回到沙河校区进行重修,苏老师知道后,专门请了一名她们教学团队里的老师,周末在学院路校区,为我们需要重修的同学们开辟了‘第二课堂’,这真的太让我感动了。”

苏东林在给学生授课

在很多学生眼里,苏东林就是一个“大家长”,严谨又和蔼,在科研上给予指导,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呵护。

师者匠心,正是苏东林对教学的“用心”、对每一名学生的“用心”,才成就了数不清的社会栋梁之才,也成就了北航电磁兼容技术研究所今天的成绩。

“女性做科研有独特优势”

提到生活中有什么爱好,苏东林给出的答案让记者有些出乎意料,“我喜欢钓鱼,因为在自然水域钓鱼,周围静静的,既可以放松自己,又自然而然的静静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

“女性做科研,我觉得没什么不合适的,相反我觉得女性的细心和耐心,是做科研的一大优势。”苏东林这样评价自己所从事的科研事业。

这份细心不仅体现在了苏东林做科研上,也体现在她对下一代“电磁人”的希冀上。每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苏东林和其团队都会为这届学生做一本毕业纪念册。纪念册首页,是苏东林对毕业生的寄语:牢记北航人的使命;传承电磁人的文化;报效祖国;服务国防。

矢志不渝,砥砺前行。苏东林认为,要想祖国真正强大,我们的老师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为国家科技创新原创性能力的形成做出贡献,要脚踏实地做工作,在一个“点”上,扎扎实实地做一辈子;二是要教书育人,要不断地去培养大批的专业型人才,把服务国家的理念传递给他们,让他们能继续为祖国做贡献,一代一代地不断传承下去。

她的学生也的确都做到了,苏东林指导过的博士生,毕业后100%进入了国家电磁兼容主战场,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贡献力量。

关于如何兼顾家庭和工作,苏东林说,女儿从小就有意培养她自主性,所以一直以来都比较独立,没怎么操过心。家人也很支持她的科研事业,让她可以安心去研究。

“除了做一个好母亲、好妻子,我觉得其实还应该努力做一个好女儿,”苏东林轻轻地说,“我们对待孩子,总是无微不至,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期待,但是对待老人呢,他们其实很需要我们的陪伴和关心,很多时候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苏东林眼角闪烁着轻微的泪光,很是动容。

“那一刻,我觉得我的人生就是成功的”

对于此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苏东林很淡然:“这次获奖真的要感谢学校、感谢工业部门和用户,是他们一直在各方面大力支持着,这个一等奖里有很多他们的影子,这就算是对我们这个团队20多年来一起摸爬滚打工作的肯定吧。”

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 苏东林

采访最后,苏东林向记者回忆了两件小事:

200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我的一个学生给我打电话,‘苏老师!快看天空!我们的飞机在上面!’”。

2015年9月3日,同样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那天我接到的第一个电话也是我的一个学生”“苏老师!苏老师!快看电视上,是我们的飞机在飞!”

“你问我怎样是成功的人生,我觉得,那一刻,我的人生就是成功的”苏东林欣慰地笑了。

拍摄:邸白鹭 史越

编辑:王晴

Baidu
map